健康養生
胃下垂如何預防 胃下垂的癥狀詳情
2019-09-04
健康養生
1263
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懸力不足,支撐內臟器官韌帶松弛,或腹內壓降低,腹肌松弛,導致站立時胃大彎抵達盆腔,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聯線以下。那么胃下垂如何預防呢?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。
胃下垂的癥狀
1.腹脹及上腹不適
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、沉重感、壓迫感。
2.腹痛
多為持續性隱痛。常于餐后發生,與食量有關。進食量愈大,其疼痛時間愈長,且疼痛亦較重。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,飯后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。
3.惡心、嘔吐
常于飯后活動時發作,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。這是因為一次進入較大量食物,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,隨之出現惡心、嘔吐。
4.便秘
便秘多為頑固性,可能由于同時有橫結腸下垂,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,而致通過緩慢。
5.神經精神癥狀
由于胃下垂的多種癥狀長期折磨病人,使其精神負擔過重,因而產生失眠、頭痛、頭昏、遲鈍、抑郁等神經精神癥狀。還可有低血壓、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現。
胃下垂如何預防
1.少食多餐
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,過多的食物入胃,必然會滯留于胃內引起消化不良。所以,飲食調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,但次數可以增加,每日4—6餐為合適。
2.細嚼慢咽
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,細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,緩解腹脹不適。
3.食物細軟
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、清淡、易消化。主食應以軟飯為佳,如面條要煮透煮軟;副食要剁碎炒熟,少吃生冷蔬菜。但應注意的是,魚肉不可過熟,因為魚肉在半生不熟時最嫩和易消化,對胃的負擔最小。